“看!看!我的太阳能汽车跑起来了!”
“哇!我的指纹辨识器太神奇了!”在绍濂中心学校的科学实验室里,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,一张张小脸庞上挂着兴奋幸福的笑意。
自7月11日起,重庆大学公管学院与绍濂中心学校联合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“三下乡”教育实践活动。7月15日上午,绍濂中心学校的留守儿童们在重庆大学志愿者的配合和指导下,成功开展了“科学人才培育,我们在路上”主题系列科学实验活动。

活动伊始,志愿者以课件等形式向留守儿童们讲述了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路,并对全体学生进行相关科学知识培训,帮助学生了解诸如“高智能验钞机”“风力发电机”“液压挖掘机”“太阳能汽车”等高科技机器的工作原理,为体验活动的开展做好知识储备。
其次,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两两组合,以他们的专业知识手把手指导留守儿童发挥想象力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, “风力发电机”“太阳能动车组”“快速织布机”“风力轮船”等科技创新作品,成为校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。随后,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,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,表达自己献身祖国的理想和愿望。


这次科技体验实践活动,不仅提高留守儿童创新和团结协作能力,坚定他们创新探索科学的信心,有助于留守儿童树立献身科学,献身祖国的远大人生观,也进一步深化了大学生志愿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,对关爱山区留守儿童有着深远的意义。
文章主题词:
绍濂学校暑期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
(作者:朱向东)